父母去世財產怎么繼承
在生活中,很多婚姻家庭糾紛都與繼承有關,很多被繼承人會提前規劃好遺產分配,避免死后繼承人產生糾紛。那么您知道父母去世財產怎么繼承?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法律知識,下面一起來看看吧,相信會對您有所幫助。
一、父母去世財產怎么繼承
父母去世后遺產的繼承要看具體情況來定。父母遺產繼承要先看父母有沒有遺贈扶養協議的,有的話按照協議辦理。如果沒有遺贈扶養協議,則要看老人有沒有遺囑,有遺囑的,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。如果既沒有遺贈扶養協議也沒有遺囑,則按照法定繼承。
根據2021年實施的《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的規定,繼承開始后,按照法定繼承辦理;有遺囑的,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;有遺贈扶養協議的,按照協議辦理。
二、父母一方去世后財產分割協議由誰繼承
父母一方去世后,如果財產分割協議有規定的則按照協議的內容進行繼承,反之,則要按照繼承法中規定的法定繼承順序繼承財產。具體情況還需由所有繼承人共同協商然后決定。
父母一方去世后如果沒有遺囑或者遺贈撫養協議的,遺產由其法定繼承人繼承。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、和睦團結的精神和原則,共同協商處理繼承的問題。遺產分割的時間、辦法和份額,具體由繼承人協商共同確定。如果協商不成,則可由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來解決。
三、父親去世財產怎么分割
父親去世財產分割,有遺囑的按遺囑分割,沒有遺囑的按法定繼承處理。
根據《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規定,繼承開始后,按照法定繼承辦理;有遺囑的,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;有遺贈扶養協議的,按照協議辦理。
第一千一百三十條規定,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,一般應當均等。
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,分配遺產時,應當予以照顧。
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,分配遺產時,可以多分。
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,不盡扶養義務的,分配遺產時,應當不分或者少分。
繼承人協商同意的,也可以不均等。